河北20选5走势图 www.tt9e.cn 非遗中国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德格印经院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建于公元1729年。早在1703年,德格土司就已出资雕刻经板、印刷经书了,每年用藏纸约50万张,除1958年至1979年间中断了20年外,印经历史接近数百年。
2006年5月20日,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工艺流程
印经工艺包括造纸、制版、印刷等程序。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造纸:德格印经院许多经文和画像的用纸,完全是德格印经院用传统手工方法自制出来的。但造纸原料却十分独特,是一种叫“阿胶如交”的藏药材--瑞香狼毒草的根须,含微毒。制作技艺属于浇纸法系统,独具特色。制成的德格纸,色微黄,较粗较厚,吸墨性能好,份量轻,久藏不坏,韧性好,不易碎,还可防虫蛀、鼠啮,有独特的价值。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阿交日交的根分为内、中、外三层,可以分别制作三种不同质量的纸。其中用中层制作的纸,质量最好,是原来德格土司的公文专用纸。如果内层和外层合用,则是二等纸,主要用来印刷。如果内、中、外三层合用,则是三等纸,纸质较厚,纤维较粗,但很结实,后来德格印经院用的就是第三种纸。1958年,德格印经院停止生产藏纸。2000年,印经院请一位80岁的老人教年轻人制造藏纸,初步抢救了这门传统技艺。
制版:德格印经院的经版选用红桦木为原材料,微火烤脱水后在畜粪堆沤数月,再取出水煮,烘干,刨平,然后才能在上面雕刻文字或图画。红桦木经火熏、粪池、水煮、烘晒、刨光等工序后,可几百年不变形,最宜用来雕刻。印经院的经版文字雕刻很深,而且书法十分优美,适合反复印刷,在印制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技艺。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经版雕好后,前后还要经过12次严格审校。校改无误的印版放在酥油中浸泡一天,取出晒干,再用一种叫“苏巴”的草根熬水刷在经板上,作为防蛀的药水。晾干后,一块成品印版才算完工。
印刷:德格印经院的印刷流程,后来仍然完全延续了传统的印刷工艺。整个印刷过程由三个人组成,一个人负责更换操作登上的印版,并且搬走印过的经版,搬来新的经版。一人刷墨汁,一人印制,真正在实施汉语中的“印刷”二字。